纽约之夏小说站>奇幻玄幻>明末之海皇崛起 > 第二十九章 去倭国
    两日後,朝鲜全罗道荣山江北岸最深的一处湾区内,归辽行的水手们已经搭起了三个棚屋。

    务安北邻yAn乙山,沿山丘陵之地都是茂密的树林。

    水手们直接就近取材,顺带着还在林中打了不少猎物,这大大丰富了每日只有咸鱼和米饭的饮食。

    陈立三趟在四角吊起的草床上面,一边享受着新来的朝鲜nV佣服侍,一边听着赵震正和随船木匠老孙商谈建立仓库的事情。

    与其说是仓库,不如说赵震要建的是个粮囤,与老孙谈得最多就是防cHa0、防鼠、防霉等事。

    这点要求可难不倒辽yAn匠户出身的老孙,明代粮仓的建筑水平已经非常高,赵震的要求只是村里的粮囤就能满足。

    从荷衣岛到了朝鲜,陈立三的病情并没有好转,每日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。

    等他再次醒来时,两人已经谈完,陈立三便挥退了侍nV,把赵震叫到身前。

    “赵先生可是有在此常驻之意?”陈立三稍稍坐起了身子。

    赵震点了点头:“丁卯胡乱之後,朝鲜每年要给鞑子岁供,北边的粮价慢慢也会涨起来。而这全罗道盛产米粮,因为山川阻隔,每年上交的粮税极少,粮价在朝鲜最是低贱。如果能每年从此买粮,不管是卖给东江,还是卖回山东都有大利可图。”

    陈立三点了点头,又问道:“可是我等既非朝鲜人士,又无朝廷公文,这生意怎能做得长久?”

    “东家有所不知,这朝鲜也如我大明一般,党争酷烈。西人党在朝中实力最为雄厚,俨然如我大明之东林,其门下的汉江商帮,几乎垄断了我大明的贡道商路。而东人党与其抗争经年,依靠的却是庆尚道的倭馆。”赵震给陈立三後背加了个枕头,慢慢解说其朝鲜局势来。

    “唯有全罗道的南人党被两党倾轧,朝中不能取高官之位,在野不能得通商厚利。天启年间尚有我大明走私船队能帮其代货,可自袁都督禁海之後,这条路也算是断了。其实这务安实乃朝鲜离山东、淮安、江南最近之地,向东南行走又是去倭国必经之路。所以在下想的便是重启这条商路,即可得朝鲜之米粮,又可得倭国之金银。”

    “然後你再从国中贩货至这两处,倚仗厚利下结豪商,上贿府官,长久以後便成这全南道南人党的出货行商。”未等赵震说完,陈立三就接了下去,他当年随东江镇兴起,这套路一听老者便知後文。

    赵震拱手一拜道:“东主英明。”

    这倒不全是恭维,在赵震眼中,仅以陈立三看来,明末的中国海商不缺勇气、不乏JiNg明,甚至手头里还握着拳头商品,或许只是限於明朝政策和数千年来的大陆思维,才没能创造出西方的大航海时代。

    h海东岸的草棚之中,一老一小相视一笑。

    与金正丰约定好的交粮日期是在二十天之後,赵震不敢多呆,将伤员们安顿好以後,就以联系风暴中失散船舶的名义起船出航。

    这次随行的船员更少,除了二十一名水手之外,赵震只带了十名护船队员,h胡子被留在了当地照顾陈立三,而吴大彪子变成了这次护船队的头目。

    沙船沿着朝鲜半岛的东海岸向南航行,这一路上,赵震都没有见到曾在鸣梁海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全罗道水师。

    自从东江开镇以来,大明一直从朝鲜买入海船,便是今年孙元化还从朝鲜购入了四十艘战船。

    丁卯之役後,朝鲜又将大部分水师调入江华岛入卫汉城,所以一直到船只驶过济州岛,赵震y是没在海上看到一艘船只。

    可当两天後,船只驶入长崎海域之时,水面一下子就变得沸腾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