纽约之夏小说站>青春都市>希望芭乐园 > 都江堰归来--典范在夙昔李冰治水
    都江堰归来--典范在夙昔李冰治水

    正值台湾每逢大雨则成灾,不是土石流﹑桥断﹑山坍﹑路塌﹑屋倒﹑道淹,就是饱受没水可用之苦,叫人不禁怀想甫游历归来的四川都江堰。

   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战国时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西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时主持修建的。当时长江上游大支流之一的岷江,春夏山洪爆发,江水奔腾不可遏,在进入成都平原时,因河道变窄,更常引起洪灾;而东岸因玉垒山阻挡东流,造成「东旱西涝」,民不聊生.李冰在其子二郎协助下,邀集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,实地勘查地形後,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。当时尚无火药,他就以火烧石,凿穿了一个状似瓶口的「宝瓶口」又因江东地势较高,江水难以流入瓶口,李冰父子又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,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形如「鱼嘴」。岷江流经鱼嘴即被分为内江﹑外江,外江仍循东流,内江经人工造渠通过宝瓶口,流入成都平原灌溉农田。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洪和减灾的作用,在分水堰和「离堆」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二百米的溢洪道,将内江多余的洪水流沙排入外江,称「飞沙堰」。另为了方便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,雕刻了三个石人像放入江心水里,让人们知道「枯水不淹足,洪水不过肩」,也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涛的标准。

    李冰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﹑自动排沙﹑控制进水流量,使川西平原成为「水旱从人」的「天府之国」,目前灌溉面积达四十余县,至今为止,仍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--以无坝引水方式的伟大水利工程,所以後人称李冰治水是「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」「泽被千秋,万古不朽」,更为了纪念﹑推崇李冰,在西元四九四年到四九八年兴建了「崇德庙」,今称「二王庙」。都江堰附近风景秀丽,因此也带动了当地的观光盛况。

    来此地旅游的人莫不想要走一回「安澜索桥」--又名「夫妻桥」,始建於宋代,明末毁於战火,如今的桥已将竹缆改为钢,座落於「鱼嘴」上方,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,因走起来摇晃厉害,被游客戏称为「摇摇桥」。

    李冰治水在史记上只写「蜀守冰」,「李」姓是班固着汉书时才补上的,这公案直到一九七四年,外江出土了东汉石刻像的衣襟上清晰刻有「李冰」的名字得到佐证。另一是关於李二郎,历史记载极少,或说确有其人,或说李冰只有一nV,治水十余载未归家,何来二子?李二郎应是辅佐李冰治水大业的元勳之一。不管如何李氏二人,千年来同样受到後人顶礼膜拜追思,爲後人留下不朽的典范。

    刊登於中国时报二00五年十一月七日